网上科普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第14 、15页)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第6 、7页)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 ,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 ,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 ,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 ,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南京条约》割占香港 ,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 ,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 ,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 《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 ,勒索白银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 、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 ,勒索到4.5亿两白银,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 ,永不叙用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这些条约在军事、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使资本帝国主义渗透入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书第36页)
意义: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2)它建立了政权 ,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分配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资政新篇》主张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 ,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也是前所未有的 。
(4)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
局限:
(1)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 、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3) 太平天国领导者不团结导致自相残杀,以及腐朽昏庸、鼠目寸光使起义军在起义过程中四面树敌 。
(4)太平天国起义的理论基础是破碎的神学理论,并不代表时代潮流。
(5)太平天国对知识分子大加排斥 ,使其缺乏知识分子为其出谋划策、制定纲领。
(6)这场农民起义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江南由于地处风暴中心,更是一派劫灰 ,生灵涂炭。甚至在狂飙过去许多年之后,依然满目疮痍,遍地瓦砾。
(7)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
(8) 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表明 ,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虽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注定不能成为近代革命的领导阶级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 、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1. 现代化的基本词义
(1)成为具有现代特点的,成为现代的,适合现代需要;
(2)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
现代化是进步 ,不是退步;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
2. 现代化的理论涵义
现代化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 、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个方面的转变 。现代化一般以国家为基本地理单元 ,有时以某个跨国地区为基本地理单元(如中东地区、亚洲地区等)。
第一次现代化(经典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 、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对发达国家而言,第一次现代化的大致时间是1763~1970年;发展中国家,迄今还没有实现第一次现代化 。
第二次现代化(新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 、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对发达国家而言 ,第二次现代化的大致时间是1971~2100年;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同时面对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挑战。第二次现代化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结,将来还有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现代化等 。发达国家 ,第二次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探索新现代化的途径,在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和个人等各个方面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 、物质文明向非物质文明的转变。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考鑫平]投稿,不代表柚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huxiaohou.com/cshi/202507-21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柚文号的签约作者“考鑫平”!
希望本篇文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柚文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近代中国的社会...